首页 / 学校概况 / 史品上中

史品上中

2024年07月02日

上海中学发轫于1865年的龙门书院。学校标志性建筑“龙门楼”,其名便取自于此。学校坚守“储人才备国家之用”的办学宗旨,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根不完全统计,校友中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30余人,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57名,大学校级领导200多人,各行各业专家难以尽计),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经典缩影。


一、“龙门发轫进无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

“龙门发轫进无疆,一柱中流海上。”这是上海中学校歌中的起始两句,既蕴含着学校发轫于1865年的龙门书院,也凸显着学校自创办以来在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中的地位。自1865年创办之后,学校历经晚清、民国与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怀揣“兴校救国”“兴校报国”“兴校强国”之梦,一直走在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前列。

1.建校初期:立校倡导教育救国

龙门书院位于今尚文路龙门村现址。担任苏松太道兵备的丁日昌应“兴新学”之理念,捐银创设龙门书院,成为上海开埠以来最早的地方官办新学,培养了近代一批边防、地理人才以及实业家。

从1904年到1927年,学校进入师范教育时期。龙门学校传承着忧国忧民的时代精神,以挽救国难为己任,在学习中起步,勇于开创中国师范教育体系。日俄战争中,日本以小胜大,震动晚清朝野,取其要诀在于办教育、兴师范。1904年,学校承“革旧习、必立师范学堂”之要义,改龙门书院为“苏松太道官立龙门师范学校”。这一时期,学校明确提出“立国以教育为本,教育以师范为先”,培育了诸如黄炎培、徐特立等一批教育家,近代一大批实业、外交、军事、科技的先驱,如实业家穆藕初,后成为棉纱大王,出资创建了位育中、小学校。


说明: 上海县志刊载的龙门书院校景_20221027180741

(上海县志刊载的龙门书院校景)


1927年至1949年,恰是中华民族历史性选择和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上海中学,视时机而发展,视形势而变革。尽管校址历经迁移,校舍几次被毁坏,但教育救亡图存的探索没有被隔断。1927年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与江苏省立商业专科学校、江苏省立第三中学和第四中学(今松江二中)及东大附中一部分,合并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变成普科、商科、师范科等综合性中学。1934年左右师范科结束,改设工科。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施大学区制,从1927年至1934年,学校更名频繁。1927年至1934年,学校初中部设在尚文路,高中部设在陆家浜路。1934年完成购置吴家巷500余亩地,建新校舍,并于10月迁入新校舍(今上中路)。抗战爆发后,吴家巷校园被日军占领作为兵营,学校借当时的美专作为战时临时校舍继续办学。1941年至1945年8月,校园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英美侨民集中营。这里还有一段插曲:1941年汪伪政府成立,要求公办性质的学校必须向汪伪政府登记。为使学校能办学并拒绝向汪伪政府登记,学校于1942年1月至1945年10月一度改名为私立沪新中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现址并恢复校名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这一时期,青年学生承担起“民族解放与科学发展”两大使命,在救亡图存的烈火中锻造:一批学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还有一批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科学家先锋,如被国家嘉奖的“两弹一星”科学家屠守锷与杨嘉墀。


说明: 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校舍全图

(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校舍全图)


2.新中国发展时期:东方风来满眼春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掀开了百年上中历史发展的新纪元。1950年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市上海中学。在建国后的前17年里(1949-1966年),上海中学立足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学习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切合中国国情、上海特点的社会主义教育道路,为新中国的建设储备了一大批人才。在学习与借鉴前苏联教育思想的过程中,上海中学出现了享誉全国的顾巧英生物教学成果,1955-1957年,新华社、《人民教育》等多家媒体专门采写了顾巧英生物教学经验,在全国推广。

这一时期学校学制上的变化,反映了教育探索的不平凡道路。1952-1953年,上海中学按照国家1951年公布实施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原有商科、工科相继调出,变成一所纯粹的普通中学。1958年停止初中招生,高中招生16个班,试行文史、理工、医农分科。1960年学校恢复完中模式。1961年上海进行学制改革,上海中学实行五年一贯制(1962年又停止试验)。1961年后,全国教育进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时期。


说明: 1956年出席上海市优秀教师代表大会的上海中学优秀教师合影留念。前排左起褚圻(后调任上师大生物系主任)、顾巧英(市特级教师,自成顾巧英生物教学法)、叶克平校长、唐秀颖、华铮

(1956年出席上海市优秀教师代表大会的上海中学优秀教师合影留念。前排左起褚圻(后调任上师大生物系主任)、顾巧英(市特级教师,自成顾巧英生物教学法)、叶克平校长、唐秀颖、华铮)


在建国后的前17年的教育探索中,上海中学借助学校占地面积较大的特点,配合教学活动,开辟了教学试验园地(如建立饲养场、果园、苗圃等)和教学实习工厂(包括木工、车工、焊接、装配等);1956年与国家课程改革同步,学校开设了基本生产技术课;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服务劳动,如自己动手建学校游泳池、开垦荒地,开展校园劳动和勤工俭学等,有效地践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与此同时,学校立足于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展了红旗读书运动,形成了通过榜样带动整个集体争先进的“滚雪球”经验,还形成了“注重基础、提高课堂效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兴趣和特长,注重夯实基础与提高能力结合”的教学风格。

1970年至1977年,学校因“文革”而停办。1978年在海内外校友以及各届学生支持下,上海中学得以恢复办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毋负甄陶教泽长”:探索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之路

“毋负甄陶教泽长”是学校校歌中的一句,意蕴学校敢为人先,致力于培养与造就为国家、民族发展所需要的人才。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探索名校现代化发展之路,进行了一系列在上海乃至全国富有影响的开创性探索。上海中学把握历史机遇,拓展国际视野,立足本土实践,在教育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树立了学校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地位。

1.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

2008年上海中学率先构建学校课程图谱,建设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国际部从大到强,在课程建设、教育技术整合运用、激发办学活力等方面进行开创性的科学探索,被誉为“上海基础教育领头羊”“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1988年,上海受原国家教委委托,启动了中小学课程改革(简称上海“一期课改”)。上海中学作为“一期课改”的基地学校,将学校课程改革与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结合起来,开展了“六项制度改革”(即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精神激励制、班组等级制、流动优化制等),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探索提供了内驱力。比如,在上海市率先进行了基础课程校本纲要的编写以及系统的选修课探索(到1999年已经形成了30多门选修课)、学科双语教学探索(到1999年已经在高一和高二年级数学、物理、化学等9门学科,试行了双语教学)。1998年,上海启动了“二期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探索。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恰在此时,上海中学的改革经验在全国获得推广。

1999年—2008年,上海中学以学生“可接受性”“高选择性”“学科现代发展”为基点,经上百次研讨(特别是学习国际经验),借鉴IB课程(国际预科证书课程)“学科群”的思想,形成了第一版校本发展课程纲目——课程图谱(2010年、2012年、2014年又更新了三版)。课程图谱分资优生德育课程子图谱(提供39个科目150多个模块供选学)、学习领域课程图谱(创设七个学习领域14个学科范畴500多个科目供选学)、优势潜能开发课程期望图谱(提供生物学、工程等10多个专门领域供选学)三大部分。2010年,上海市教委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实践成果,为此专门发文推广实验,自此上海共有20余所高中和四个区参与此项目。之后,上海中学被确定为“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学校之一,这项实验在上海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教育现代化探索中,上海中学的许多项目,也努力走在前列。比如,1995年原国家教委提出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级中学建议,希望实施初高中脱钩政策,上海中学在1998年也实行了初高中脱钩。1999年,上海开展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上海中学在2003年底,全市第一个通过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的验收。原国家教委1997年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程,当时上海中学的有线网、无线网建设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已在全国领先。是年,全国中小学实践教学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现场会在上海中学召开。到了2002年,上海中学在全国率先建构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现代创新实验室,至2020年已构建科技、工程、技能与艺术类现代创新实验室35个,这一做法在全国得到推广、效仿。上海中学也成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2.公办学校抢滩国际教育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在1989年至2013年的24年里,唐盛昌先生就任上海中学校长。他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引领上海中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他还开办了国内第一所公办学校国际部,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成为公办学校抢滩国际教育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唐盛昌校长在1989年与市国际交流协会的一位上中老校友交谈,他俩都深感教育应打开国门看世界。本着“让上中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上中”的基本构想,上中于当年12月提交了一份国际交流项目计划,获市外办批准。1990年7月,首届“上中——哈佛夏令营”在上海中学召开,此事一直延续了十多年,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当然,也为日后创办上中国际部,作了一个重要铺垫。

浦东开发开放后,上海吸引了越来越多来华经商、工作、讲学、交流的外籍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唐校长就决定在上中这块土地上开办第一所中国人自己管理的外国人子女学校,为上海的改革开放提供良好的国际教育服务环境。在当时,还没有出现创办公办学校国际部的先例。非常巧,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上海中学抓住机遇,于1993年6月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公办学校国际部——上海中学国际部,成为抢滩海外人员子女教育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在唐校长的引领下,上海中学从起步办“国际学校”,到优质的办学质量产生“国际影响”,从探索中西方教育融合,再到反哺“国内基础教育”,坚持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相统一,为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及全球科创中心营造了良好的国际教育服务环境。1993-2020年,上海中学国际部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创办时的18人发展至今,目前在校学生数维持在3000人左右,实现了1—12年级的完整建制。上中国际部不仅成为了服务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窗口,而且成为了上海乃至全国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标杆。


说明: 上海中学国际部第一届毕业生合照

(上海中学国际部第一届毕业生合照)


在办学过程中,上中国际部强调“尊重国际标准、坚守中国特色、把握教育主权”的原则,注重推进国际教育实践经验迁移与本土化改造,成为一块本土孕育教育国际化改革的成功试验田。其办学质量长期保持国际一流水准,在1995年成为上海最早的国际文凭组织学校之一后,上中国际部先后被授权开设TOEFL(托福)\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SAT(学术评估测试)\PSAT(SAT预考)\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LEVEL(英国高中课程)等考点。国际部主要开设类美国课程、IB课程(国际预科证书课程)与AP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学校开设的IB课程达27门,AP课程达17门。2011—2022年IB全科平均分超过41分(满分45分,全球平均分在30分左右),AP成绩平均分超过4.5分(满分5分),连续多年名列全球前茅,学校国际声誉越来越高。唐盛昌先生在国际文凭组织校长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等都占有一席之地。毕业生超过95%进入国际名校。显现了中国人自主管理的国际学校独特魅力与注重缔造学生中国情结的办学特色。难能可贵的是,从上中国际部毕业的上万名学生,都有浓厚的中国情结,他们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成为亲华、友华、爱华的文化使者。

作为上海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交流窗口,上中国际部不仅吸引了80多个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高层访问团来访,30多个高层次艺术团队来校演出,还为我国教育改革带来了许多经国际教育实践验证的先进元素,如课程的选择性、走班学习、探究学习、学分制评价等,通过改造、迁移、升华,融入我们的教育改革之中,促进了我校学生在国际视野下的核心素养培育。

此外,上海中学借助本部与国际部在同一校园的优势,互通有无,相互交流,推进国际部经验“反哺”我国学生教育,提升学校改革的前瞻性。由于上中国际部在国际课程实施上的成功探索,市教委于2013年批准在上海中学建立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承担上海普通高中试点开设国际课程的准入评估与年检等任务,并出版了《高中国际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系列丛书,在上海乃至全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三、“储人才备国家之用”:探索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新路

刚刚迈入21世纪,上海中学就提出了构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学校发展追求,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在2009年7月7日《中国教育报》提出“中国也要建设世界一流中学”的观点。2013年,在分析国际教育“未来学校”走向与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上海中学又提出构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创新型基础教育领先名校”的发展追求,并于2016年承担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构建研究型、创新型普通高中的实践研究”。尽管在不同时期,学校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提法有所不同,但乐育菁英,一直是上海中学的办学理念,探索的步伐从未间断。


说明: 图片

(2002年6月3日,俄罗斯总统顾问、国家杜马教育和科学顾问舒克舒若夫博士由原国家教委主任、原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上中校友朱开轩陪同来校参观)


1.率先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

上海市教委对于上海中学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2007年,时任市教委主任沈晓明与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到韩国釜山科学高中考察。两位领导对这所学校把有科技潜质的学生集中起来,并以杰出科学家的标准加以培养,留下极深印象。回国之后,唐盛昌校长开始思考,准备在上中率先开展科技领域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实验,并开展这一方面的课程改革。

2008年4月,上海中学提出的实验方案被市教委批准(沪教委基〔2008〕29号文)。其名称为“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在延续上中已有数学班的同时,又首创科技班进行探索,之后又设置了EP汽车、人体医学、金融、法学等多个实验组开展研究。2012年,首届工程实验班开班,开设工程、通讯、环境、能源、海洋五个领域专门课程,同时科技班调整为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医学五个方向。至今,学校先后与17所大学、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主要是以专门课程开发、实验室建设、课题与项目指导为载体的紧密型合作。此后又增设软件工程(2013年)、飞机发动机(2015年)、无人机(2017年)、脑科学与人工智能(2018年)、地理信息系统(2018年)等多个实验组,进行不同领域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探索。为使这项科学研究更加系统规范,学校将1990年设立的数学实验班以及拟开展的科技实验班、之后设立的工程班、多个实验组以及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均纳入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


说明: 图片

(2003年上海中学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总结性评审汇报会)


上海中学开展的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实验,促进了学生优势潜能的开发,志趣与个性得到良好发展,更可贵的是找到了“聚焦志趣,激发潜能”的创新人才培育新路:即关注学生责任与思想境界提升的资优生德育;以促进学生“志、趣、能合一”为导向,以学生个性化知识构成为载体,以探究性学习为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以数字技术与专门领域的整合为重要激活方式,以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实质性合作,为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资源助推力。

2013年唐盛昌校长退休,笔者受命接任上中校长,倡导集体接班理念,继续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实验和积极推进本部与国际部的互通发展,以此引领全体上中人注重传承与发展。到了2013年底,和团队一起又提出“构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创新型基础教育领先名校”的办学目标,努力推进国际视野下新时代高水平人才培育新路。历经数年艰难磨砺,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出,至2020年,已形成“龙门书院·上海中学”系列丛书12本,包括《聚焦志趣静待花开——大学与中学合作下师生成长》《上下求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初探》《博观约取——高中数学的国际视角》《抱木层台创造未来——上海中学国际部初中科创课程实践》《教之“仁侠”——研究型教师探微》《志趣追寻——上海中学国际部学生研究论文选编》等。这些实践经验的总结,积淀了学校育人探索与教师发展的学术智慧。《与世界名校比肩——研究型、创新型高中的实践研究》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诸多实践成果在上海市同类学校推广。以研促教、以研促用、以研促学、以研促新,上中因此被誉为“最像大学的中学”。

学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实践,不仅促进了有潜质学生的潜能发展,还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保持领先。学生进入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以及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超过70%,进入重点高校的比例超过99%。更可贵的是,促进了学生形成基于理性的专业选择。2014年,《聚焦志趣、激发潜能:国际视野下上海中学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践研究》,获得了首届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如今,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脱颖而出。上海中学十年磨一剑,为创新素养培育项目缴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应对“新高考”上形成了具有全国领先的经验,显现“高能高分”的发展格局。2020年学校被推选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上海中学探索实践基于学术志趣导航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被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编成《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2022年第7期)(总第154期),报送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综合改革司以及有关领导。

2.持续有效推进数学强潜能学生培育

自1978年以来,上中“储人才备国家之用”,主要显现在三个方面:第一,1978年至上世纪末这20多年间,上中毕业生已经有一批在科技、人文、管理等领域显现出杰出才干,如1981届校友俞建勇已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21世纪初至今的20年间,本部毕业生正在数学、科技等领域不断凸显发展后劲,有的学子已经成为大学数学系的教授,有两颗小行星以上中毕业生名字命名(王超昊、魏洵婧)。第三,学校国际部培育的具有中国情结的上万名国际友人,将为我国今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强大的支持力量。


474E8

(2024年4月29日举行上海中学“龙门领科潮·青春铸荣光”2023学年五四表彰大会)


上海中学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数学强潜能学生培育体系。自1990年开始,在全市最早创设数学班。在数学班,每年会挑选10余名数学领悟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小班化教育;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3-4名具有高数学天赋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形成数学英才早期识别与培育的策略。包括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痴迷度与专注力;引导学生突破迷茫期与高原期,不断走向飞跃期;采用“1+N”的导师带教方式;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相仿的学生团队,开展学习风暴式的合作交流;注重学生数学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等。近30多年来,学校培育了1400多名数学强潜能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数学以及相关应用领域进行了深造与发展。笔者被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任命为2003年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队副领队,是我国第一次由中学教师出任的国家队副领队。之后,曾五次作为IM0中国国家队副领队带队参赛。自2008年起,曾连续9年上海中学每年都有学生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至2022年7月,上中学生累计获得了14枚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成为全国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数最多的学校。


说明: 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

(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


3.深化大中学合作育人机制的实质性探索

上海中学的科创实验班,最早设立于2008年。在这一模式下,学校陆续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等17所大学与科研院所合作,设立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医学、土木工程、机器人工程、通讯、海洋、能源、环境、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十二个领域的专门课程。这些专门课程在每周二、周四下午上课,每次2-3课时。在学习专门课程之后(一个学期),每个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聚焦于一个方向进行一项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半)。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学生每年完成课题90项左右。

2014年开始,上海中学与复旦大学推进了以学科微课程、学科讲座、“Officehour”、大学暑期课程等为载体的导师制计划(从2014年到2018年,已有426名学生通过选拔,参加了“导师制计划”),这个导师制计划以培养学生学术兴趣与培育创新素养为导向,在实施策略上,将校内科技班、工程班的10多个专门课程打通学习,并开展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中心的建设。自2014年以来,每年来上中进行科技班、工程班授课的外聘高校和科研院所导师,已超过200名,专门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开了四次学术性的研讨会。

除了实验班模式之外,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中学合作育人实践,还体现在实验组课程中。学校与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航工业商发集团合作,开设了有金融、法学、人体医学、主持与演讲、节能汽车、微电影、软件工程、飞机发动机、无人机、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13个实验组。实验组模式相比导师制模式,有两个特点:其一,方式更为灵活多变;其二,可以根据科技最新发展及时更新课程方式与内容。

上海中学探索与推进大中学合作育人机制以来,课程开展的形式多样,既有在高中开展的课程,又有在大学开展的课程;课程内容选择性丰富。大学教授带着自己的学术研究走进中学,对于激发学生学术兴趣、提升学术素养、聚焦学术志趣具有极大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专业选择,甚至终身职业生涯规划。

“储人才备国家之用”是上海中学始终坚守的办学宗旨。自1865年的龙门书院,一直到今天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之路,上中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乐育英才。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上中人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为了铸就龙门星空的璀璨,为了在新时代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创新型顶尖名校,上中人将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