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日,龙门学子在化学阶梯教室举行了本学期的第三次党课。主讲人刘庆刚老师带领同学们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探究了改革初期中央高层决策这一主题。
首先,刘老师以毛主席时代留下的政治遗产开篇。毛主席晚年时认识到自己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决定,想要将此事盖棺定论;同时,毛主席无力继续主持中央工作。此时,“四人帮”企图篡党夺权,中国社会剧烈动荡。1976年4月5日,北京群众自发汇集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集会,悼念周恩来同志,同时痛斥“四人帮”。这件事件为半年后粉碎“四人帮”集团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接着,刘老师详细讲述了历史转折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粉碎“四人帮”之后,党面临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何去何从的问题。邓小平指出了国家领导人的左倾错误,他认为应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邓小平恢复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刘老师指出,邓小平同志兼任党政军三重职务,可以看出邓小平主持工作上的才华。邓小平同志恢复职务后,敏锐察觉时代发展趋势,主动分管科技、教育两个领域。在他的努力下,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1978年,光明日报上刊登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宛若一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了社会上对于真理的广泛讨论。
之后,刘老师结合历史课本内容,介绍改革开放的艰难起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但在安徽、四川等省进行的农村改革试点并非一帆风顺,分田到户的做法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争论。在1979年4月的中央会议和1979年6月的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明确地表达了支持改革的态度,与有意向改革的地方领导谈话,给予他们改革的信心。
最后,刘老师进行总结,改革开放的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正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改革的魄力,领导人民冲破重重阻力。在刘庆刚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述中,上中学子不仅知晓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从文件记述中了解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心改革的魄力。恰逢高考,刘老师对“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的作文题目进行点评,传授给同学们历史学科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寄予同学们殷切期望。

(刘庆刚老师上党课)



(同学们聚精会神认真听讲)
(文:2505李宇坤/图:实习生赵可欣/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