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上海中学学生参加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日活动

2023-06-02

2023年5月27日上午,校本部高一年级的8名学生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听科普讲座、参观实验室、操作科学实验等方式,直观、生动、深刻地认识河口海岸的生态和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


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

4FC7D

(梁霞教授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


科学实验:

实验1:探秘温室气体

在气体的实验里感受身边环绕的奥秘,体会真正的气宇轩昂。

——高一1班 卜泽纬

525B0



实验2:琥珀鉴定

我们亲自实践了鉴别真假琥珀的三种途径,近距离接触过这些时间的精粹。

——高一2班  成乐庭

5279B


实验3:海水酸化

我们进行了富有趣味性的小比赛,进一步了解海水酸化的本质,对于自工业革命以来海水pH值下降0.1这一严峻事实有了深刻反思。

——高一3班  张君好

4065B


实验4:海水监测

我们体验了检测离子浓度仪器的使用,机器的巧妙便捷让人大呼神奇。

——高一6班 杜彦阳

4EF2E


实验5:

通过DIY制作,我们深切体会微塑料在水体中沉积与分离的性质,深刻理解塑料的利与弊。

——高一4班  白宇琦



(活动合影)


来自同学们的活动感想:

在5月27日的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院的开放日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如何定量和定性地分析温室气体的仪器,欣赏了美丽的湖泊并学会了如何辨别其真伪,玩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又变澄清的竞速游戏来模拟水体酸化现象,体验了用光学盐度计测自来水和海水的盐度。最后了解了砂子颗粒与孔隙的关系:沉积物颗粒越粗,孔隙度越大,透水性越好,反之则不然。接着我们用不同颗粒大小的石英砂做了简易的野外滤水装置,多次过滤污水后,我组的水还是较为浑浊,但是相较于最开始的已经清澈了不少。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体验,我对于河口海岸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亲自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带来的逛益。

——高一6班  丁涵

本次活动,我来到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聆听了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了多个小实验,感悟了科学的魅力。最开始的科普讲座介绍了河口海岸的概念、范围以及重要性,列举并分析了多个著名河口的形态特征,指出了保护河口海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下来。我参加了众多科普小实验。老师和同学们向我们介绍了分辨琥珀的方法,温室气体的追踪,污染水体的净化的方法。我亲身体验,收获良多。

——高一12班  王子涵

之前,我一直对“为什么地理相关的学科需要做实验”有疑惑,但在参观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后,方明白河口海岸的研究不只是实地考察和操作,而是涉及理,化,工程等多个知识领域。无论是实验室内的气相色谱仪,还是野外的水下三角架,都意味着实验操作本身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我们能“检测”的项目越来越多,可是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就需要把数据转化为结论。而必须通过科研工作者们长期的研究才能做到,这也是全人类的功业所在。我们的所有知识,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未来的,都远远比不上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仍会不知疲倦地向着科技的明天奔去。

——高一11班 顾凯文



(图文:邓淋丰/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