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中午,国际部第三支部党员们共同参加了读书班活动,本次阅读的原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首先由赵伟霞老师领读,她概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党员应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阅读完原著内容后,大家一同观看观看了一段介绍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视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地和谐相处之道都是党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原则。接着赵老师展示了上中国际部在教学中结合中国优秀文化的Academy的课程例如扎染和中国的茶文化等;CAS课程中重拾经典中国传统游戏的乐趣比如踢毽子和丢手绢;Mix Day活动中的京剧进校园,中国故事演讲会,数学戏剧,中国舞蹈等活动,让中国文化的魅力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学生的心中。最后,赵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挖掘更多的资源以及创新更多的形式传承文化。
在赵老师精彩丰富的领读之后,学校党委委员马峰老师分享学习心得并给出学习建议:通过学习,我看到了国家在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努力以及和我们学校在中国传统文化宣传上的努力。除了介绍讲解之外,让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其中是很好的形式。如何发挥教育的价值,进一步宣传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随后党员老师们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想。张悦粤老师结合在扎染课上的教授,启发学生去收集不同国家和地域的技艺的共通之处,希望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将文化背后传递的深意也能传达给学生,并让学生作为一个中华文化的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陈斐说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和学生交流中国的传统文化,除了选修课中国茶艺等文化输出,平时和学生的日常交流中也要加入一些传统思想、至理名言等等,多方面地传播中国文化。陈琛老师分享,我们有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时甚至是现在看来都是非常领先和超前的,例如两千多年前的兵马俑的颜色,其中有一种叫做“中国紫”,这种颜色不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很难合成,这种先进的技术在当时就已经应用到了兵马俑上,可见我们中国传统技术的先进。如今,科学家们通过多方实验和技术攻关,发现这种紫色物质甚至可以用作超导材料。为我们的优秀传统技术感到无比的自豪!吴雯倩老师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就就是“仁爱之心”,我们会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前有预见性地化解矛盾,无论何时,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从对方的出发点考虑问题,理解对方,从而更有效地沟通思想,解决问题。
弘扬传统文化,我们使命在肩,永远在路上。国际部第三支部的党员教师将做好本职工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阅读原著学习精髓,开展活动,传承优秀中国文化。

(赵伟霞老师领读)


(党员教师分享学习心得)
(文:李泳池、陈琳/图:吴雯倩/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