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国际部第三支部党员齐聚甄陶楼一楼教室,学习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的重要讲话。大家认真阅读了讲话原文,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更深地体会了我党在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决心。
李乐军老师分享了学体会,习总书记此次先后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在上海也有很多历史文化博物馆、展览馆和典籍馆。上海博物馆、中国馆、奉贤博物院、广富林遗址、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里面有很多珍贵的出土文物和文化历史传承活动,我们可以主动去了解历史故事和历史遗迹,历史文化的浸润下,培养史料实证的学习素养,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马凯成老师的谈到,学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让我想起毛主席1942年5月发表了那篇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同样都有强调文化文明传承工作的重要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戴蓁蓁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谈感想,学习了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谈话精神之后,作为上海中学的一员,特别是在国际部这样一个承载着中外文化融合的窗口,深感肩上的责任和使命。陈琛老师谈到,阅读学习材料后,想到了中学的本土历史文化特色课程,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直接与地方发展相联系,学生相对熟悉,没有距离感。利用本土历史资源来考察历史,不仅能从微观上帮助学生实现对历史真相的体察,而且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还有利于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是很好的历史教育形式和文化传承途径。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的共同财富和根基。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学习此次讲话,党员老师们进一步体会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的重要性,我们会更加主动地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作为一名国际部教职员工的职责和荣耀。





(读书班专题活动现场)
(文:陈琳/图:吴雯倩/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