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023年5月23日下午,上海中学国际部第一党支部开展了读书班活动,小组全体党员共同学习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这一重要论述,并以此为契机,结合自己作为国际部教师的工作,深入探讨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中激荡文化自信,与学生、与他人共谋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活动的第一部分由支部的沈婧枫老师担任领读人,沈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该报告的重要性和内容概要,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以及报告中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文化自信是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最近,我校正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国际部30周年师生美术作品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出我校中西融通且独具中国特色的教学成果与育人精神,此次展览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国人自主创办优质国际教育、体现中国文化自信的演绎。

(领读员老师在分享二十大报告的学习心得)
随后,各位老师纷纷分享了自己对二十大报告的理解和感悟,以及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课堂。刘芳老师提到了中国文化对全人类的重要意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蓬勃的中国文化。刘蕾老师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彰显了中国的世界观和天下观,提供了思考和观察世界的不同视角,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论。王一兆老师从乒乓外交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如何更好地拉近中美人民的关系。吴昕娅老师则分享了自己在课堂如何引导学生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问题,例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让学生意识到这些问题不仅关乎每个国家的利益,更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张颖老师从文化自信、劳动精神以及班级荣誉等方面分享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和集体意识。朱叶子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朗诵古诗、学习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经验,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通过线上视频参与会议的许逦雯老师谈到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邓琰老师则强调了作为国际部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用全球性的视野去学习成长,这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点是息息相关的。

(党员老师们交流读书心得1)

(党员老师们交流读书心得2)
朱丹老师作为本次读书班活动的主持人,提到不管是推进文化自信还是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希望所有老师都可以带领学生培养全球化的视野,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做到明辨是非。同样的,这个时代也是危机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老师们也要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化解每一次的挑战。
通过这次读书班活动,不仅加深了党员老师们对党的报告的理解和认知,也进一步体悟到了中国文化自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老师们将继续在教育教学中传承和发扬这些理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国际视野和集体意识,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做出积极贡献。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图文:沈婧枫/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