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今天(9月9日),第五届“上海市教育功臣”名单公布。据市政府门户网站,经研究,市政府决定授予冯志刚、朱乃楣、朱美芳、李百艳、吴蓉瑾、林忠钦、房敏、龚新高、常青、董君武等10位同志(按姓氏笔画排序)“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
让我们走近第五届“上海市教育功臣”,共同感受榜样的力量。
【培养数学强潜能学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
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

既是“一校之长”,又是数学奥林匹克教练,自1990年进入上海中学工作,冯志刚培养了上千名数学强潜能学生。从教33年来,他将学生发展、师德修养放在首位,为不同志趣领域、不同潜质的学生创设良好的发展空间。
2002年,冯志刚被评为上海市当时最年轻的数学特级教师。潜心培育有数学潜质学生,是他最为快乐的事。多年来,经常为学生义务辅导,不计较个人得失,使这些孩子获得质的飞跃。坚持“教育德为先”,立足本职专业,他带领数学强潜能学生冲出上海、全国领先,所引领团队累计指导学生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16枚,曾连续9年有学生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在国际国内同类中学保持领先。
自2013年担任校长以来,他持续引领上海中学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探索,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保持全市、全国领先地位。“今天的上中学子,明天将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在深化学术志趣与素养培育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上,他率先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下的大中学合作育人机制与建构研究型、创新型学校这一学校发展新形态,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合作育人过程中,提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框架,升华了学校已有科技班、工程班通识专门课程的联通选择实验,拓展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创新实验组。这10年来,上海中学毕业生进入国内顶尖名校深造持续保持高位。今年,上海中学获得中国数学会申报2026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学校承办资格,成为全球第一所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承办权的中学。
本文转引自:上观新闻
原文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65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