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智能时代的学生个性化成长评价”—上海中学举行“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场校园论坛

2023-04-14


2023年414日,上海中学“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场校园论坛——智慧校园论坛“智能时代的学生个性化成长评价”于大礼堂举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祝郁、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上海中学党委书记张泽红及全校教职工、《上海教育》等媒体记者出席论坛,论坛由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主持。


(与会人员)


教委领导点评

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在论坛中指出,学生个性化成长评价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期待着上海中学敢为人先探索,能进一步破育人之难局育人之困局。上海中学通过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运用智慧校园优化教育过程,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给予个性化的教育。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独特的自己,最终实现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的目标。


教委领导点评


冯校长致辞

冯志刚校长在发言中表示,上海中学从数字化平台升级到智慧校园,也给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评价点亮了一盏明灯。在智能时代背景下,学校将充分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对学校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努力建构世界一流研究型、创新型中国基础教育顶尖名校。


冯校长致辞


论坛交流

国际部初小段校长刘炼以《学生体验的重构:初小评价体系的再审视》为题,指出要让评价系统成一个指向学生自身的、促进内在动力与意识成长的反馈系统,在学习者的成长、品德品格的成长、个性特长的成长等方面实现指向成长的与呈现结果的统一。他表示评价系统是学生深度参与与教师主导的结合,让学生通过评价系统在学习过程能够有成就感,有成长的感受,在基础教育的早期阶段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刘炼校长就初小评价体系作交流讲话


国际部高中段校长马峰《以评导学:重新定义高中国际教育的评价与学习》,通过基于四大支柱的自我评价、基于全面成就的他人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评价、基于数字平台的学习生态、基于智慧校园的学习指导,“五大模块”让“温度”、“证据”、“成长”在对学生的评价系统中得以体现,同时帮助学生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中发展足以应对挑战的各项素养的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注意到自身所需素养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是使他们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马峰校长就高中国际教育的评价与学习作交流讲话)


教学处主任树騂以《促进高中生志趣能合一的个性化成长评价》为题介绍了上海中学本部推进课程结构优化,创建指向核心素养、学术志趣引领的评价体系。她表示,高水平创新人才所具备的许多重要素质都是在高中阶段各类课程和活动中逐渐显现的。新评价模型以评价为导向、数据作驱动,能够反映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服务于学生拓宽兴趣、发挥特长、培养能力,促进师生相互促进,助力学生找到并发展个人的优势潜能。


树騂主任就个性化成长评价作交流讲话)


“智能时代的学生个性化成长评价”作为第一场论坛,拉开了上海中学举行“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序幕。上海中学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要求,持续深化新时代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推进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促进本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视野下学生成长评价与国际部的国际教育学生成长评价交流,为自主培养拔尖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立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贡献上中力量。


(会议现场)



(文字:胡晨、刘俊洋/审核:程林/摄影:杨嘉伟/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