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学习二十大精神,践行育人育才责任”——国际部第二党支部第一小组读书班活动

2023-05-08

为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02356日下午,国际部第二党支部第一党小组开展了第一次读书班讨论活动,全体党员教师参与。

本月的读书班学习内容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的重点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次读书班共读分享,党员教师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党的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同志们深刻意识到,在教育教学中需要自觉地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首先,党员教师们通过集体共读、和个人阅读两种方式,对报告的原文内容做了深入学习。同时,由个别党员教师带读,所有党员教师对报告中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部分进行了逐字逐句学习。


(党员教师们在共读党的二十大原文内容)


【谈感悟论实践悟责任】

其次,党员们基于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理解,联系自己的教师实际身份,从学科/班主任/教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理论内容进行了个人阐述和感悟分享。

程黎燕党员认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党领导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对这一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我们需要坚持文化自信作为根本支撑,例如学校的中国文化周等系列活动,正是对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实践和贯彻。我们需要在日常的品德品格教育中,强调学生爱祖国爱自己生活学习的城市,以文化自信实现价值引领。

陈璐党员从党员历史教师的身份出发,结合培育国际学生中国情的使命。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她认为国际学生在中国历史的学习中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明的价值观,成为人类文明的守卫者、传承者和创造者,让中国情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生根发芽于国际学生心中,是荣耀更是责任。我会在接下来的中国历史教学中勇于担当,使命必达。

刘聪党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实际中关注学生的成长和需求,用优秀文学作品滋养学生心灵,用丰富知识提升学生素养。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学生从人道主义、社会正义等角度审视孔乙己身上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关爱及社会责任感。

谢晓胥和陈冰心党员从数学老师的身份,将二十大报告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例如关于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思想融入课堂,培养学生对数学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将《几何图形》的教授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述相结合,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自然界中的几何图形和规律,如蜂巢、雪花、螺旋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感和规律性的认识和欣赏。又如,将《概率统计》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论述相结合,引导学生利用概率统计方法调查分析自己感兴趣或关心的问题,如同学们对某一话题或活动的看法、偏好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杜佳妮党员则从班主任工作角度,强调了自身的使命和担当。不能因为怕担责任,在工作中畏首畏尾。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爱的力量的神奇作用。


最后倪老师对所有党员教师的分享表示肯定。同时指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的核心在于“新”字,新在教育、科技与人才资源。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其中,人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讲团关于海军的主题党日介绍,海军击舰航母等科技兴国部署,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输入,这也对中国的经济、国防起到战略支撑的作用。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有着强大的基础教育,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而我们作为教师,也需要认识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性,贯彻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岗位中。


(党员教师们正在分享体会)


本次读书班活动,从集体的原文共读,到党员个人联系实践的讨论分享,真正做到了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仍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而第一小组将继续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核心使命,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对党的其他重要理论进行深入学习与研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在国际教育过程中深入开展中国文化教育,传播中国文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黄玉佳、第一小组党员教师/图:黄玉佳/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