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上海中学体育教研组将举办教学方式变革教学研修系列活动,首先进行的两场专题培训活动,分别是David Buckwell老师的“AI赋能与心理学视角下的体育教育创新”与Ryan Arthur Walker老师的“飞盘运动课堂实践”。
3月5日上午,体育组教师David Buckwell开展了一场主题为“AI赋能与心理学视角下的体育教育创新”的专题培训。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学方式创新与体育教学实践,吸引了体育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交流。David从人工智能与教育的互动切入,分析了AI技术在个性化学习、学生行为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潜力。他强调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帮助教师更精准地识别学生需求,尤其在体育教学中,数据可以辅助教师制定差异化教学方案。

(体育组教师David Buckwell开设专题培训)
David指出,体育教学不仅有知识传授和身体练习,也要注重身体互动与情感体验。他结合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体育教育需满足学生的“自主性、胜任感与归属感”,例如通过分层任务设计,让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挑战中获得成就感。

(活动现场照片)
另一场培训在3月19日上午展开,体育组教师Ryan Arthur Walker为老师们举办了一场以“飞盘运动教学与课堂实践”为主题的专题培训。本次培训聚焦飞盘运动的课程设计、游戏化教学及比赛组织,旨在通过新颖的运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
Ryan从飞盘运动的基本技术切入,并且系统讲解了如何分阶段安排教学内容。例如,针对初学者,可先通过“传接盘稳定性练习”“步法移动训练”夯实基础;待学生掌握技能后,逐步引入“团队战术跑位”“防守与进攻策略”等实战内容。

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Ryan分享了多种趣味游戏设计。他还演示了简化版飞盘比赛规则,如缩小场地、调整得分方式,确保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都能享受比赛乐趣。培训中,参训教师分组体验了飞盘游戏与模拟比赛,并围绕“如何将飞盘游戏融入教学”“安全防护要点”等话题展开讨论。


(活动现场照片)
两场培训不仅是上海中学体育组对于教学方式变革的探索,更是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深度践行。通过AI技术与心理学理论的融合,教师得以更精准地关注个体成长;而引入飞盘运动这一新兴项目,则让体育课堂的内容更为丰富。两场培训从理论到实践,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多元化教学思路,助力构建科学性与趣味性并重的活力课堂。
(文:体育组景一哲/图:体育组周艳萍/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