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本部第三支部理论学习读书班活动

2023-05-23

2023年5月18日,本部第三支部理论学习读书班成员王子璇、邓淋丰、张佳鸿、沈启帆、黄志鹏、杨崝源、张甲、李雅静等党员教师们共读了《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部分内容。

《习近平著作选读》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为开卷篇,第一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至2017年10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演讲、指示、批示、训令等71篇,部分著作是第一次公开发表,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

杨崝源老师领读了第113至115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惠普的民生福祉”以及第116至120页“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两部分内容。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王子璇老师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提到,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时代背景中,培养中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素养,对人格塑造有着重要意义。劳动教育始终是上海中学德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通过卫生纪检、大扫除、主题班会等方式加强劳动教育,以实现全面育人,促进学生热爱劳动,以辛勤劳动为荣,通过劳动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张佳鸿老师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要重视实干,弘扬实干精神,强调了实干对家国社稷的贡献,以及实干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意义。上海中学一向重视劳动教育,坚持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锻炼学生的实干能力,让学生在劳动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沈启帆老师强调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指出:新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上海中学的青年教师,我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学校“储人才备国家之用”的办学宗旨,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张琦婧老师围绕“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进行分享,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依靠劳动。劳动是一切经济发展的基石,经济又是上层文化发展的基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有同学在作文中提到上中的阿姨、保安,体会他们生活中的辛苦,这都是很值得鼓励的发现,学生也要以身作则,为上中的美丽校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邓淋丰老师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千年大计,谋划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本书中写到:“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我们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才能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作为一名高中阶段地理教师,我应把这样的生态观融合在课堂中,让学生理解“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从小形成正确的资源与环境观念。

黄志鹏老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大贡献,我们应该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推动实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本部第三支部党员教师们共读了《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部分内容)


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上海中学本部第三支部的党员教师们将继续砥砺前行,将《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理论学习内容进一步投入未来的教育实践中。


(图文:杨崝源/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