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月”是自1989年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第八次委员会扩大会议提出后,在每年4月开展的社会活动。2025年4月是第37个“爱国卫生月”。旨在倡导各地全面推进健康城镇建设,打造健康宜居环境,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力度,积极开展春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发动群众清死角、除病媒、扫盲区,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共建健康人居环境。
爱国卫生运动是指强化全民健康意识,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改善卫生条件,减少健康危害因素,提高公民健康水平的社会性、群众性卫生活动。
1. 自觉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2. 合理膳食,食物多样
3. 清淡饮食,少油少盐少糖
4. 不吃病死禽畜,发现病死禽畜要及时报告
5. 生熟食品要分开,肉类煮熟煮透后再吃
6. 不食用野生动物
7. 坚持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8. 及早戒烟,越早越好
9. 远离二手烟
10. 少饮酒,不酗酒
11. 重视心理健康,保持平和心态
12. 及时调节负面情绪,积极乐观热爱生活
13.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14. 看病网上预约,减少医院滞留时间
15. 定期体检,及时就医